成语 | 寝皮食肉 |
释义 | 寝皮食肉拼音:qǐn pí shí ròu,简拼:qpsr 成语解释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后以“寝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成语造句:寝皮食肉男儿事,未分书生袖手间。金·元好问《射虎》诗 繁体写法:寢皮食肉 近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仇恨很大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寝皮食肉成语接龙寝皮食肉 --> 肉山酒海 --> 海阔天空 --> 空腹高心 --> 心惊胆碎 --> 岁在龙虵 --> 蛇影杯弓 --> 功标青史 --> 始终不懈 --> 谢家活计 --> 稷蜂社鼠 --> 黍秀宫庭 --> 停工待料 --> 料敌制胜 --> 盛宴难再 --> 载戢干戈 --> 割肚牵肠 --> 长驱径入 --> 入木三分 --> 分茅裂土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