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靡所底止 |
释义 | 靡所底止拼音:mí suǒ dǐ zhǐ,简拼:msdz 成语解释谓没有止境。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成语造句: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豫治无定寿春为主》:“如此纷更,靡所底止。”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靡所底止成语接龙靡所底止 --> 指手画脚 --> 矫国更俗 --> 俗下文字 --> 自由散漫 --> 漫地漫天 --> 天知地知 --> 支支梧梧 --> 无罣无碍 --> 碍手碍脚 --> 搅海翻江 --> 将功补过 --> 过街老鼠 --> 鼠臂虮肝 --> 甘分随时 --> 时不我与 --> 羽檄交驰 --> 持久之计 --> 纪纲人伦 --> 轮扁斫轮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