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半途而废 |
释义 | 半途而废拼音:bàn tú ér fèi,简拼:btef 成语解释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成语造句: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成语故事: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繁体写法:半途而廢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写法辨析:废字的左边是“广”,不能写作“疒”。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余;残余 英语翻译:leave sth.unfinished 半途而废成语接龙半途而废 --> 废居积贮 --> 着书立说 --> 说谎调皮 --> 皮相之士 --> 恃强欺弱 --> 弱冠之年 --> 年谊世好 --> 皓齿红唇 --> 唇辅相连 --> 怜贫恤老 --> 老王卖瓜 --> 瓜剖豆分 --> 分文未取 --> 取之不竭 --> 捷径窘步 --> 不堪设想 --> 想入非非 --> 飞砂扬砾 --> 立业安邦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