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一言九鼎 |
释义 | 一言九鼎拼音:yī yán jiǔ dǐng,简拼:yyjd 成语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成语造句: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 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近义词:
反义词:
写法辨析:“鼎”的上部不能写作“日”。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最重的话语 英语翻译:solemn promise 一言九鼎成语接龙一言九鼎 --> 顶针续麻 --> 麻中之蓬 --> 蓬头垢面 --> 面从腹非 --> 飞雁展头 --> 投戈讲艺 --> 谊不容辞 --> 慈故能勇 --> 勇动多怨 --> 怨离惜别 --> 别无长物 --> 物议沸腾 --> 滕薛争长 --> 杖策窥园 --> 爰亲作亲 --> 衾寒枕冷 --> 冷眉冷眼 --> 掩目捕雀 --> 却老还童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