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势如破竹 |
释义 | 势如破竹拼音:shì rú pò zhú,简拼:srpz 成语解释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成语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成语造句: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 成语故事: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故事出自《晋书 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繁体写法:勢如破竹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正音:破,不能读作“pè”。 写法辨析:势,不能写作“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东一个西一个 英语翻译:with a crushing force 势如破竹成语接龙势如破竹 --> 逐影寻声 --> 生死牢关 --> 观山玩水 --> 水清无鱼 --> 于是无补 --> 补阙灯檠 --> 情深一往 --> 罔知所措 --> 措手不及 --> 疾足先得 --> 得不补失 --> 失魂落魄 --> 破口痛骂 --> 骂天扯地 --> 棣华增映 --> 应付裕如 --> 如醉初醒 --> 省身克己 --> 挤眉弄眼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