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偏听偏信 |
释义 | 偏听偏信拼音:piān tīng piāng xìn,简拼:ptpx 成语解释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成语出处: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成语造句:他总是乐于听取大家的意见,从不偏听偏信。 成语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做宰相,他问魏征怎样才能成为贤明皇帝。魏征说尧舜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以就贤明,能保住天下;他又说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偏听偏信,不去了解真实情况,所以就亡国。唐玄宗认为言之有理。 繁体写法:偏聽偏信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正音:偏,不能读作“biǎn”。 写法辨析:偏,不能写作“篇”。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相信只长一只耳朵人的话 英语翻译:be biased <heed and trust only one side> 偏听偏信成语接龙偏听偏信 --> 信步漫游 --> 油渍麻花 --> 花说柳说 --> 说到做到 --> 道路以目 --> 目所未睹 --> 赌誓发愿 --> 怨声满道 --> 盗跖之物 --> 物竞天择 --> 择邻而居 --> 居不重席 --> 习焉不觉 --> 绝色佳人 --> 人海战术 --> 束手无措 --> 错认颜标 --> 飙发电举 --> 拒狼进虎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