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奔走相告 |
释义 | 奔走相告拼音:bēn zǒu xiāng gào,简拼:bzxg 成语解释奔;走:跑。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 成语出处: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成语造句:于是群情惊疑,奔走相告,以为又将重演十年前之惨剧。(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楚等11国派出高级官员到虢国会盟,楚使熊虔的仪仗非常气派,远远超出了当时出巡的标准,天子出巡才有“虎贲”百人,而最低的士人出巡只有“陪乘”一人,任务是“告奔走”。楚使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使臣的反感。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正音:奔,不能读作“bèn”;相,不能读作“xiànɡ”。 写法辨析:告,不能写作“先”。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用于互相转告重要消息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造;跑道 英语翻译:go around spreading the news 奔走相告成语接龙奔走相告 --> 告老还家 --> 家道中落 --> 落落难合 --> 何郎傅粉 --> 粉白黛绿 --> 虑不及远 --> 远门近枝 --> 知书通礼 --> 礼不嫌菲 --> 菲衣恶食 --> 十旬四职 --> 直入公堂 --> 堂皇冠冕 --> 免开尊口 --> 口无择言 --> 言多必失 --> 尸禄素食 --> 拾人唾涕 --> 倜傥风流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