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君臣佐使 |
释义 | 君臣佐使拼音:jūn chén zuǒ shǐ,简拼:jczs 成语解释原指君主、臣僚(文武官员)、僚佐(辅助别人的人)、使者(奉命办事的人)四种人;他们在一国之内;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来也用以比喻中医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性质和作用。 成语出处:《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成语造句:开中药处方时,要安排好各味药的君臣佐使关系。 成语正音:臣,不能读作“jù”。 写法辨析:臣,不能写作“巨”;佐,不能写作“左”。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用于中药方面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君臣佐使成语接龙君臣佐使 --> 史鱼历节 --> 截发剉稾 --> 槁苏暍醒 --> 醒骨真人 --> 人情世态 --> 泰山盘石 --> 时和岁稔 --> 忍饥受渴 --> 可想而知 --> 知名当世 --> 市贾不二 --> 二三其德 --> 得新忘旧 --> 旧荣新辱 --> 乳水交融 --> 戎首元凶 --> 凶年恶岁 --> 睟面盎背 --> 背公循私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