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目牛无全 |
释义 | 目牛无全拼音:mù niú wú quán,简拼:mnwq 成语解释《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因以“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成语造句: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晋·孙绰《游天台山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宰牛时已经看不到一头全牛了。 繁体写法:目牛無全 近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have mastered a skill 目牛无全成语接龙目牛无全 --> 拳中掿沙 --> 杀一利百 --> 百废咸举 --> 举贤任能 --> 能伸能屈 --> 趋之若骛 --> 物殷俗阜 --> 覆亡无日 --> 日月不居 --> 居穷守约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