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插科打诨
释义

插科打诨

拼音:chā kē dǎ hùn,简拼:ckdh

成语解释

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成语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成语造句:

事情出了岔子的时候,插科打诨,轻松的把责任卸在别人头上。(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

繁体写法:

挿科打諢

近义词:

  1. 打诨插科

成语正音:

诨,不能读作“hún”。

写法辨析:

诨,不能写作“浑”。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泛指开玩笑逗乐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make all manner of quips and jokes

插科打诨成语接龙

插科打诨 --> 混说白道 --> 倒背如流 --> 流水游龙 --> 龙潭虎窟 --> 枯木死灰 --> 灰不喇唧 --> 积功兴业 --> 业业兢兢 --> 旌旗卷舒 --> 刓方为圆 --> 原原委委 --> 纬武经文 --> 文弱书生 --> 生民涂炭 --> 探幽索胜 --> 圣人之年 --> 鲇鱼上竹 --> 竹帛之功 --> 躬操井臼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0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