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十恶五逆 |
释义 | 十恶五逆拼音:shí è wǔ nì,简拼:sewn 成语解释谓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恶五逆,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 成语造句:清·龚自珍《发大心文》:“乃至见他十恶五逆,亦将我心置他胸魁祸首。” 繁体写法:十惡五逆 近义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罪名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十恶五逆成语接龙十恶五逆 --> 逆天违理 --> 理枉雪滞 --> 至死不变 --> 变徵之声 --> 生死关头 --> 头面人物 --> 恶恶从短 --> 短小精干 --> 干戈载戢 --> 急脉缓灸 --> 旧家行径 --> 静极思动 --> 栋梁之器 --> 弃之度外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