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不郎不秀
释义

不郎不秀

拼音:bù láng bù xiù,简拼:blbx

成语解释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成语出处: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成语故事:

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近义词:

  1. 不稂不莠
  2. 不上不下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不郎不秀成语接龙

不郎不秀 --> 秀色可餐 --> 餐风宿雨 --> 雨打风吹 --> 炊金馔玉 --> 郁肉漏脯 --> 釜中生尘 --> 陈平分肉 --> 肉眼凡夫 --> 夫负妻戴 --> 带月披星 --> 星桥火树 --> 束身受命 --> 命世之才 --> 才疏意广 --> 广种薄收 --> 收视返听 --> 听而不闻 --> 文致太平 --> 评头论足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0 22: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