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忧国爱民 |
释义 | 忧国爱民拼音:yōu guó ài mín,简拼:ygam 成语解释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成语造句:先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爱民之心虽切于己,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明·宋濂《元史·本纪第四·世祖一》 繁体写法:憂國愛民 近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忧虑国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褒义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忧国爱民成语接龙忧国爱民 --> 民疲师老 --> 老实疙瘩 --> 大喜若狂 --> 狂言瞽说 --> 说经夺席 --> 席门穷巷 --> 向平之原 --> 沅茝醴兰 --> 蓝田出玉 --> 玉石混淆 --> 淆惑视听 --> 听其自便 --> 变态百出 --> 初出茅庐 --> 庐山真面 --> 面额焦烂 --> 滥竽自耻 --> 齿少心锐 --> 锐气益壮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