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十羊九牧
释义

十羊九牧

拼音:shí yáng jiǔ mù,简拼:syjm

成语解释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成语造句:

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成语故事:

北周后期,隋文帝取代北周政权后,恢复汉制,把国土重新划分成很小的郡县进行管辖,造成官员成倍地增加。杨尚希对此忧心忡忡,看到每年开销急剧增加就上书隋文帝要改变这十羊九牧的局面。隋文帝采纳了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义词:

  1. 僧多粥少
  2. 人浮于事

用法:

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overstaffed < be ununiformly ordered>

十羊九牧成语接龙

十羊九牧 --> 目光炯炯 --> 迥然不同 --> 同心戮力 --> 沥血叩心 --> 心有灵犀 --> 析肝刿胆 --> 胆丧心惊 --> 精神百倍 --> 备尝辛苦 --> 苦乐不均 --> 君圣臣贤 --> 衔胆栖冰 --> 冰清玉洁 --> 截镫留鞭 --> 鞭驽策蹇 --> 简要不烦 --> 烦天恼地 --> 地大物博 --> 博古通今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0 21: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