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鼠窃狗盗 |
释义 | 鼠窃狗盗拼音:shǔ qiè gǒu dào,简拼:sqgd 成语解释窃:偷。像老鼠小量窃取;像狗钻洞偷盗。指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成语造句:那些鼠窃狗盗之人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坏的影响。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zao*反。丞相赵高却指鹿为马说传信人在造谣生事,并把他们投入大牢。秦二世胡亥问有关农民起义的事情,叔孙通则说是鼠窃狗盗罢了,不必惊慌。二世升了他的官。然而不久秦朝就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繁体写法:鼠竊狗盗 近义词:
反义词:
写法辨析:盗,不能写作“到”。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play petty tricks on the sly like rats that filch and dogs that snatch 鼠窃狗盗成语接龙鼠窃狗盗 --> 道不拾遗 --> 遗风余象 --> 相门洒扫 --> 扫兴而回 --> 回眸一笑 --> 孝子贤孙 --> 孙庞斗智 --> 至死不屈 --> 驱霆策电 --> 电光石火 --> 火龙黼黻 --> 扶急持倾 --> 倾盆大雨 --> 雨帘云栋 --> 动心骇目 --> 暮气沉沉 --> 沉鱼落雁 --> 燕燕于归 --> 归根究柢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