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半筹不纳 |
释义 | 半筹不纳拼音:bàn chóu bù nà,简拼:bcbn 成语解释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成语造句:万骑交驰,两军相见,咱手里半筹不纳。(元 朱凯《昊天塔》第二折) 繁体写法:半籌不納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一点办法都想不出 感情:贬义成语 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be at the end of one's row <be in an impasse> 半筹不纳成语接龙半筹不纳 --> 纳污藏秽 --> 贿货公行 --> 行古志今 --> 今生今世 --> 恃才扬己 --> 己饥己溺 --> 逆流而上 --> 上雨旁风 --> 风激电飞 --> 飞沙走砾 --> 厉志贞亮 --> 量出制入 --> 入吾彀中 --> 终始弗渝 --> 余妙绕梁 --> 良师诤友 --> 有所作为 --> 惟适之安 --> 安其所习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