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合浦珠还 |
释义 | 合浦珠还拼音:hé pǔ zhū huán,简拼:hpzh 成语解释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成语造句: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究竟能够合浦珠还,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五回) 成语故事: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 繁体写法:合浦珠還 近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归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the lost wealth is recovered. 合浦珠还成语接龙合浦珠还 --> 还年驻色 --> 色艺绝伦 --> 轮焉奂焉 --> 淹淹一息 --> 稀句绘章 --> 獐头鼠目 --> 目瞪口僵 --> 江翻海搅 --> 搅海翻天 --> 天行时气 --> 气食全牛 --> 牛农对泣 --> 气踰霄汉 --> 熯天炽地 --> 谛分审布 --> 不可逾越 --> 月满花香 --> 相对如宾 --> 宾至如归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