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食不重味
释义

食不重味

拼音:shí bù chóng wèi,简拼:sbcw

成语解释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成语造句: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8回:“却安于节俭,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后宫妃妾,衣不重彩,食不重味。”

近义词:

  1. 食不二味
  2. 食不兼味

反义词:

  1. 大吃大喝
  2. 食案方丈
  3. 食必方丈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俭朴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

菜单

食不重味成语接龙

食不重味 --> 未兆易谋 --> 谋为不轨 --> 鬼魅伎俩 --> 两头和番 --> 翻山越岭 --> 领袖后进 --> 进退路穷 --> 穷日之力 --> 立地书橱 --> 除恶务尽 --> 进退失所 --> 索然无味 --> 未卜先知 --> 知己之遇 --> 玉液金浆 --> 僵仆烦愦 --> 溃冒冲突 --> 突梯滑稽 --> 激薄停浇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0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