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平易近民
释义

平易近民

拼音:píng yì jìn mín,简拼:pyjm

成语解释

见“平易近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成语造句:

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如父母。”

成语故事:

西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被封为鲁公,他没有去曲阜,而让儿子伯禽前去治理。姜子牙分到齐地,五个月就回京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而伯禽三年后才回京汇报政绩。周公感慨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对它亲近,平易近人才行得通。

近义词:

  1. 平易近人

反义词:

  1. 盛气凌人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人或文章等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have a way with one

平易近民成语接龙

平易近民 --> 民心无常 --> 长驱径入 --> 入境问俗 --> 俗语常言 --> 言听谋决 --> 绝顶聪明 --> 名纸生毛 --> 毛举细务 --> 物在人亡 --> 亡国破家 --> 家无常礼 --> 里外夹攻 --> 供过于求 --> 求贤用士 --> 事齐事楚 --> 处之晏然 --> 燃糠自照 --> 照章办事 --> 逝者如斯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24 1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