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海底捞月 |
释义 | 海底捞月拼音:hǎi dǐ lāo yuè,简拼:hdly 成语解释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成语造句: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底捞月。(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 繁体写法:海底撈月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正音:捞,不能读作“láo”。 写法辨析:捞,不能写作“涝”。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try to fish out the moon from the bottom ofthe sea 海底捞月成语接龙海底捞月 --> 月朗星稀 --> 熙熙融融 --> 戎马倥傯 --> 总总林林 --> 鳞次相比 --> 笔下生花 --> 花枝招展 --> 斩尽杀絶 --> 绝世佳人 --> 人微望轻 --> 倾耳拭目 --> 暮礼晨参 --> 骖鸾驭鹤 --> 鹤困鸡羣 --> 群居和一 --> 一叶知秋 --> 秋后算账 --> 杖莫如信 --> 信步而行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