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鸣金收兵 |
释义 | 鸣金收兵拼音:míng jīn shōu bīng,简拼:mjsb 成语解释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成语造句: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 成语故事:古代军队行军作战都离不开“金”与“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这种击鼓而攻、鸣金收兵的做法在各个朝代基本上是通行的,到了明朝时,有时也会金鼓齐鸣。 繁体写法:鳴金収兵 近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撤军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撤军 英语翻译:beat a retreat <blow a retreat> 鸣金收兵成语接龙鸣金收兵 --> 兵销革偃 --> 掩面而泣 --> 弃信违义 --> 逸闻琐事 --> 势如水火 --> 火上添油 --> 由浅入深 --> 深思熟虑 --> 緑林大盗 --> 道而不径 --> 敬业乐群 --> 群疑满腹 --> 父债子还 --> 还年卻老 --> 老物可憎 --> 甑尘釜鱼 --> 于飞之乐 --> 乐山爱水 --> 水宿山行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