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觳觫伏罪
释义

觳觫伏罪

拼音:hú sù fú zuì,简拼:hsfz

成语解释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成语造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2回:“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觳觫伏罪之语。”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认罪

觳觫伏罪成语接龙

觳觫伏罪 --> 罪盈恶满 --> 满目疮痍 --> 遗风馀俗 --> 俗易风移 --> 遗臭万年 --> 年幼无知 --> 知而不争 --> 争斤论两 --> 两豆塞耳 --> 耳目之欲 --> 玉质金相 --> 相门洒扫 --> 扫锅刮灶 --> 造言之刑 --> 行令猜拳 --> 拳拳盛意 --> 义无旋踵 --> 种玉蓝田 --> 甜言媚语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