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作茧自缚 |
释义 | 作茧自缚拼音:zuò jiǎn zì fù,简拼:zjzf 成语解释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成语造句: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繁琐,弄得作茧自缚,捆住自己的手脚。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副拆字对联,上联为:“鸿为江边鸟”,下联是“蚕是天下虫”。天虫凑成蚕字。蚕是小青虫,胖胖的身体,整天埋头吃桑叶,过一个月左右蚕就作茧自缚其中,再经过一个月左右就化成飞蛾,人们借以指使自己受困。 繁体写法:作繭自縛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正音:茧,不能读作“jiǎnɡ”。 写法辨析:缚,不能写作“博”或“附”。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蚕;春蚕吐丝 英语翻译:fail into the cocoon set by oneself 作茧自缚成语接龙作茧自缚 --> 负气斗狠 --> 狠愎自用 --> 用逸待劳 --> 劳思逸淫 --> 龈龈计较 --> 较时量力 --> 利惹名牵 --> 千篇一律 --> 緑鬓朱颜 --> 言不尽意 --> 衣绣昼行 --> 行乐及时 --> 时变之应 --> 应变随机 --> 饥肠雷动 --> 洞见底蕴 --> 运筹出奇 --> 骑者善坠 --> 坠屦遗簪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