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目无三尺 |
释义 | 目无三尺拼音:mù wú sān chǐ,简拼:mwsc 成语解释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成语出处:清·王士祯《居易录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成语造句:凌力《少年天子》第四章:“所审受贿、用贿、过付种种事实,目无三尺,若不重加惩处,何以警戒来兹?” 繁体写法:目無三尺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无法无天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目无三尺成语接龙目无三尺 --> 尺寸之地 --> 地丑力敌 --> 敌不可假 --> 假门假氏 --> 视富如贫 --> 贫无立锥 --> 追根求源 --> 原情定罪 --> 罪业深重 --> 众人昭昭 --> 招贤纳士 --> 恃才不学 --> 学以致用 --> 用心措意 --> 意懒情疏 --> 殊功异德 --> 德輶如羽 --> 雨断云销 --> 消极应付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