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布衣韦带 |
释义 | 布衣韦带拼音:bù yī wéi dài,简拼:bywd 成语解释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成语造句: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繁体写法:布衣韋帶 近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补语;借指穷困的书生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scholars 布衣韦带成语接龙布衣韦带 --> 代拆代行 --> 形之笔墨 --> 莫知所谓 --> 未竟之志 --> 至智弃智 --> 置于死地 --> 第一夫人 --> 人多手乱 --> 乱琼碎玉 --> 鬻文获财 --> 才藻艳逸 --> 义愤填膺 --> 英姿勃勃 --> 勃然奋励 --> 历朝圣训 --> 迅雷不及 --> 极目迥望 --> 望峰息心 --> 心为行役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