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模棱两可 |
释义 | 模棱两可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简拼:mllk 成语解释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成语出处:《旧唐书 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成语造句: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成语故事:唐朝宰相苏味道处世十分圆滑,从不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样不会得罪人,他把这种圆滑的方法说成“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模棱特两端可也。”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叫“苏模棱”。后因犯错而降职到四川眉州。 繁体写法:模棱兩可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正音:棱,不能读作“línɡ”。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可不可 英语翻译:betwixt and between 模棱两可成语接龙模棱两可 --> 可惊可愕 --> 恶言厉色 --> 色若死灰 --> 灰灭无余 --> 鱼沉雁渺 --> 邈处欿视 --> 势成水火 --> 火山汤海 --> 海沸河翻 --> 翻然改进 --> 近朱近墨 --> 默不作声 --> 笙歌鼎沸 --> 吠非其主 --> 煮鹤焚琴 --> 勤勤恳恳 --> 肯构肯堂 --> 螳螂捕蝉 --> 蝉喘雷干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