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案牍之劳 |
释义 | 案牍之劳拼音:àn dú zhī láo,简拼:adzl 成语解释案牍:公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成语造句:吾徒幸无案牍之劳,且有休退之日,登高能赋,此其时乎?明·李桢《长安夜行录》 繁体写法:案牘之勞 近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案牍之劳成语接龙案牍之劳 --> 劳心焦思 --> 私房关目 --> 目达耳通 --> 通儒达识 --> 石城汤池 --> 持重待机 --> 积羞成怒 --> 怒火中烧 --> 稍黩筐篚 --> 匪石之心 --> 心细于发 --> 发奋为雄 --> 熊虎之士 --> 适逢其时 --> 十万火速 --> 肃然生敬 --> 敬业乐羣 --> 裙带关系 --> 细针密线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