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干城之将
释义

干城之将

拼音:gān chéng zhī jiàng,简拼:gczj

成语解释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成语造句: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3回:“舍山后杨业干城之将,视为等闲而不用。”

成语故事:

孔子之孙子思在卫国向卫侯推荐苟变为将,说苟变可以指挥五百辆战车。但卫侯说此人为吏时曾chi*人两个鸡蛋,不可用。子思说,圣人用人如同木匠用木材,取其所长,弃取所短,像几抱粗的梓木,不能因为一寸朽烂便舍弃不用。

繁体写法:

干城之將

近义词:

  1. 国之干城
  2. 得力干将

用法:

作宾语;指保卫国家的将士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干城之将成语接龙

干城之将 --> 匠心独妙 --> 妙手回春 --> 春光如海 --> 海内无双 --> 双凫一雁 --> 燕约莺期 --> 欺世盗名 --> 明火执械 --> 谢兰燕桂 --> 桂枝片玉 --> 何患无辞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5 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