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息事宁人
释义

息事宁人

拼音:xī shì níng rén,简拼:xsnr

成语解释

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成语造句:

我承认我是抱着“息事宁人”的苦衷来接受它的。(闻一多《四杰》)

繁体写法:

息事寍人

近义词:

  1. 相安无事

反义词:

  1. 推波助澜
  2. 无事生非

成语正音:

事,不能读作“sì”;宁,不能读作“nìnɡ”。

写法辨析:

事,不能写作“是”。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

防患未然安全操作

英语翻译:

make concessions to avoid trouble

息事宁人成语接龙

息事宁人 --> 人心所向 --> 项背相望 --> 望峰息心 --> 心无二用 --> 用计铺谋 --> 谋财害命 --> 命该如此 --> 此起彼伏 --> 福星高照 --> 照人肝胆 --> 胆略兼人 --> 人烟阜盛 --> 剩馥残膏 --> 高足弟子 --> 子罕辞宝 --> 饱经世变 --> 变化不测 --> 策勋饮至 --> 志气凌云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5 20: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