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奇形怪状
释义

奇形怪状

拼音:qí xíng guài zhuàng,简拼:qxgz

成语解释

形容形状稀奇古怪;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

唐 房玄龄《晋书 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成语造句:

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唐 吴融《太湖石歌》)

繁体写法:

奇形恠狀

近义词:

  1. 非同寻常
  2. 怪模怪样

反义词:

  1. 司空见惯

成语正音:

状,不能读作“zuànɡ”。

写法辨析:

状,不能写作“壮”。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物体的外形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

中性成语

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badly dressed appearance

奇形怪状成语接龙

奇形怪状 --> 撞钟击鼓 --> 鼓舞欢忻 --> 心无旁骛 --> 误人子弟 --> 地北天南 --> 男唱女随 --> 随风转舵 --> 堕其术中 --> 中道而废 --> 废居积贮 --> 筑坛拜将 --> 将勇兵雄 --> 熊经鸟曳 --> 曳兵之计 --> 冀北空群 --> 群威群胆 --> 胆寒发竖 --> 束教管闻 --> 文无加点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5 1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