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带牛佩犊 |
释义 | 带牛佩犊拼音:dài niú pèi dú,简拼:dnpd 成语解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成语出处:《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繁体写法:帶牛珮犢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重视农业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带牛佩犊成语接龙带牛佩犊 --> 独立不群 --> 羣而不党 --> 党豺为虐 --> 虐老兽心 --> 心若寒灰 --> 挥毫命楮 --> 储精蓄锐 --> 枘凿方圆 --> 元方季方 --> 方正不苟 --> 狗续金貂 --> 雕章缛彩 --> 彩笔生花 --> 花貎蓬心 --> 心如死灰 --> 恢诡谲怪 --> 怪怪奇奇 --> 其势汹汹 --> 兄弟阋墙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