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察言观行 |
释义 | 察言观行拼音:chá yán guān xíng,简拼:cygx 成语解释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成语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五》:“古者察言观行,而善恶彰焉。” 成语造句:始既察言观行,终亦循名责实,自然侥幸滥吹之伍,无所藏其妄庸。《旧唐书·薛登传》 繁体写法:詧言觀行 近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观察人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察言观行成语接龙察言观行 --> 行己有耻 --> 齿少气鋭 --> 锐气益壮 --> 撞倒南墙 --> 强自取折 --> 舌敝唇枯 --> 刳心雕肾 --> 慎始慎终 --> 忠孝节烈 --> 埒材角妙 --> 庙堂之量 --> 量兵相地 --> 地塌天荒 --> 慌里慌张 --> 张徨失措 --> 措置裕如 --> 如蹈汤火 --> 火伞高张 --> 张袂成帷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