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赤口白舌 |
释义 | 赤口白舌拼音:chì kǒu bái shé,简拼:ckbs 成语解释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成语出处:唐 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成语造句:今日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八回) 近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言语恶毒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talk nonsense <dispute> 赤口白舌成语接龙赤口白舌 --> 舌者兵也 --> 野有饿莩 --> 漂母之惠 --> 诲淫诲盗 --> 道高魔重 --> 众醉独醒 --> 省俗观风 --> 风华正茂 --> 貌似有理 --> 礼先壹饭 --> 泛泛之谈 --> 弹空说嘴 --> 嘴尖牙利 --> 立身扬名 --> 明光烁亮 --> 量己审分 --> 分钗破镜 --> 敬而远之 --> 只字片纸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