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汗不敢出
释义

汗不敢出

拼音:hàn bù gǎn chū,简拼:hbgc

成语解释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成语造句:

鲁迅《文学和出汗》:“从评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成语故事:

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钟会少年时就有名气,魏文帝听说后就下令接见。文帝见钟毓脸上有汗问为什么?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道:“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文帝深为喜爱。

用法:

作状语;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

贬义成语

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汗不敢出成语接龙

汗不敢出 --> 出奇不穷 --> 穷巷陋室 --> 事与原违 --> 惟所欲为 --> 违乡负俗 --> 俗易风移 --> 遗编絶简 --> 剪莽拥彗 --> 晦盲否塞 --> 瑟调琴弄 --> 弄捕潢池 --> 迟疑未决 --> 絶地天通 --> 通宵彻旦 --> 旦种暮成 --> 乘舆播迁 --> 迁善塞违 --> 唯利是视 --> 事宽则圆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5 15: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