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求贤若渴 |
释义 | 求贤若渴拼音:qiú xián ruò kě,简拼:qxrk 成语解释贤:有才能的人。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 成语出处:《隋书 韦世康传》:“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成语造句:求贤若渴,从柬如流。(《宋史 窦贞固传》)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晋献公用碧玉骏马向虞国行贿借道灭掉虢国与虞国,俘虏虞国大夫百里奚,晋献公将百里奚作为奴隶陪嫁到楚国,秦穆公释放用五张羊皮换取百里奚并与他共商国事。百里奚向他推荐蹇叔,秦穆公重金迎接蹇叔,并封他为上大夫。 繁体写法:裘賢若渴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正音:渴,不能读作“hē”。 写法辨析:渴,不能写作“喝”。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seek talent with eagerness 求贤若渴成语接龙求贤若渴 --> 渴骥奔泉 --> 全军覆灭 --> 灭景追风 --> 风雨无阻 --> 俎上之肉 --> 肉跳神惊 --> 惊猿脱兔 --> 兔尽狗烹 --> 烹龙砲凤 --> 奉道斋僧 --> 僧多粥少 --> 少言寡语 --> 语出月胁 --> 邪魔外道 --> 到处碰壁 --> 俛拾地芥 --> 戒舟慈棹 --> 照猫画虎 --> 虎体熊腰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