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自成一格 |
释义 | 自成一格拼音:zì chéng yī gé,简拼:zcyg 成语解释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成语出处:清 赵翼《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香山于古诗律诗中,又多创体,自成一格。” 成语造句:自然,各人的做法不尽同……办得各有特色,自成一格。《新华日报》1943.3.5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自成一格成语接龙自成一格 --> 格高意远 --> 远不间亲 --> 亲如手足 --> 足智多谋 --> 谋定后战 --> 战无不胜 --> 盛食厉兵 --> 兵革互兴 --> 星落云散 --> 散发抽簪 --> 簪笔磬折 --> 遮前掩后 --> 后院起火 --> 火尽灰冷 --> 冷血动物 --> 雾散云披 --> 劈头劈脸 --> 脸红筋暴 --> 暴风疾雨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