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土龙刍狗 |
释义 | 土龙刍狗拼音:tǔ lóng chú gǒu,简拼:tlcg 成语解释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繁体写法:土龍芻狗 近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名不副实 感情:贬义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hollow reputation without basis 土龙刍狗成语接龙土龙刍狗 --> 苟合取容 --> 安于现状 --> 撞阵冲军 --> 钧天之乐 --> 约己爱民 --> 民无噍类 --> 泪迸肠絶 --> 绝无仅有 --> 有损无益 --> 异路功名 --> 名垂宇宙 --> 昼警暮巡 --> 寻瘢索绽 --> 占为己有 --> 有子存焉 --> 湮坠无闻 --> 文友诗敌 --> 涤瑕荡垢 --> 构会甄释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