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色厉内荏 |
释义 | 色厉内荏拼音:sè lì nèi rěn,简拼:slnr 成语解释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成语造句: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 繁体写法:色厲内荏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正音:色,不能读作“shǎi”。 写法辨析:厉,不能写作“历”。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an ass in a lion's skin <be weak inside though fierce in countenance;appear severe but weak inside> 色厉内荏成语接龙色厉内荏 --> 忍饥受渴 --> 可怜巴巴 --> 巴山夜雨 --> 语重心沉 --> 沉湎淫逸 --> 意懒情疏 --> 书囊无底 --> 抵背扼喉 --> 喉清韵雅 --> 哑然而笑 --> 笑面老虎 --> 虎口余生 --> 声入心通 --> 通今达古 --> 鼓唇弄舌 --> 蛇欲吞象 --> 像心如意 --> 异人同辞 --> 雌黄黑白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