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闻风远遁 |
释义 | 闻风远遁拼音:wén fēng yuǎn dùn,简拼:wfyd 成语解释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成语造句: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16回:“羌人畏威,闻风远遁,晋朝倚之为关西屏障。” 繁体写法:聞風遠遯 近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中性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flee far away in getting wind of the matter 闻风远遁成语接龙闻风远遁 --> 顿脚捶胸 --> 胸无成竹 --> 逐新趣异 --> 羿氏舛射 --> 涉世未深 --> 神怡心静 --> 敬时爱日 --> 日炙风吹 --> 炊沙成饭 --> 范水模山 --> 煽风点火 --> 火居道士 --> 恃强争霸 --> 霸陵醉尉 --> 渭阳之情 --> 擎天之柱 --> 筑坛拜将 --> 降心顺俗 --> 俗耳针砭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典故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