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嶽 |
释义 | 嶽拼音:yuè ,部首:山, 卷号:九下,反切:五角切 嶽异体字??????????岳嶽說文解字嶽東,岱;南,靃;西,崋;北,恆;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从山獄聲。 ??古文象高形。 嶽說文解字注東岱, 段注:見下。 南靃, 段注:南靃者,衡山也。在今湖南衡州府衡山縣西北。《風俗通》曰:衡山一名霍山。《爾雅?釋山》曰:霍山爲南嶽。尚書《大傳》《 * 通》皆舉霍山。《毛傳》則曰:南嶽,衡。許宗毛者也。曰南霍,正皆謂今湖南之衡山。卽《漢?地理志》長沙國湘南縣東南之《禹貢》衡山也。《封禪書》:漢武帝元封四年。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灊之天柱山。號曰南嶽。此郭景純所謂武帝以衡山遼曠。移其神於天柱者。葢自是天柱始有霍山之名。而衡山不曰霍山矣。許言霍者,從其朔偁也。天柱山者,今安徽六安州霍山縣南之霍山是也。 西??, 段注:見下。 北恒, 段注:《爾雅》曰:恒山爲北嶽。《毛傳》曰:北嶽,恒。《禹貢》職方之恒山也。在今直??省定州曲陽縣。 中大室。 段注:大各本作泰。今正。古書大字,俗或讀他葢切。改爲太。又改爲泰。葢不可盡正矣。《爾雅》曰:嵩高爲中嶽。《封禪書》《郊祀志》皆曰:中嶽,嵩高也。【按】《禹貢》曰外方。《左傳》曰大室。《國語》曰崇山。崇之字亦作崈,亦作嵩。故崇山亦曰崈高山,亦曰嵩高山。《地理志》:潁川郡崈高縣。武帝置。以奉大室山。是爲中岳。古文以崇高爲外方山也。大室,崇高錯舉。可見一山數名。卽今河南河南府登封縣北之嵩山也。 王者之所?巡狩所至。 段注:?,用也。王者所用至此而巡狩也。巡狩者,巡所守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按】《堯典》。二月至于岱宗。五月至于南嶽。八月至于西嶽。十有一月至于北嶽。不言中嶽也。而《封禪書》《郊祀志》述《堯典》皆云:中嶽,嵩高也。何氏注《公羊》則偁《堯典》,而補其文曰:還至嵩。如初禮。應劭《風俗通》則曰:中嶽,嵩高也。王者所居。故不巡焉。其說乖異。 从山。獄聲。 段注:五角切。三部。 古文。象高形。 段注:今字作岳。古文之變。 嶽说文系传東岱、南靃、西華、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廵狩至。從山獄聲。 鍇注:臣鍇曰:「《 * 通》:『嶽,确也,王者廵守确切,德也。』《尚書》曰:『王乃時廵守,考制度于四嶽。』」 古文嶽象高形。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