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涑 |
释义 | 涑拼音:sù ,部首:水, 卷号:十一上,反切:速侯切 涑說文解字涑??也。从水束聲。河東有涑水。 涑說文解字注??也。 段注:涑,亦假漱爲之。《公羊傳》:臨民之所漱浣也。何曰:無垢加功曰漱。去垢曰浣。齊人語。解云:無垢加功,謂但用手斗漱。去垢葢用足物。故《內則》云:冠帶垢,和灰請漱。衣裳垢,和灰請澣。鄭云手曰漱,足曰澣是也。若然則涑與澣別。而許不別者,許渾言,何析言也。毛《詩?周南》箋云:汙,煩也。煩撋之用功深。澣謂濯之耳。是則澣對汙言,又分深淺。實則何之去垢,卽《毛詩》之汙。何之無垢加功,卽《毛詩》之澣。古人因義立文。後人當因文攷義耳。上文湔篆下云:一曰手澣。巳依《水經注》訂手爲半。依諸家用手曰涑之云則作手固未嘗非是。 从水。束聲。 段注:速矦切。三部。 河東有涑水。 段注:《左傳》曰:伐我涑川。《水經》曰: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今涑水出山西絳州絳縣陳村峪。伏流復出。西入聞喜縣畍。又西南入夏縣畍。經安邑縣北。西流入蒲州府猗氏縣畍。又西南經臨晉縣南,虞鄉縣北,永濟縣西南。入五姓湖。又西南入黃河。【按】《左傳音義》,此水徐仙民息錄反。《字林》音速。 涑说文系传??也。從水束聲。一曰河東涑水。 鍇注:臣鍇按:《春秋左傳》曰:「入我涑川。」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