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虞 |
释义 | 虞拼音:yú ,部首:虍, 卷号:五上,反切:五俱切 虞說文解字虞騶虞也。 * 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从虍吳聲。《詩》曰:「于嗟乎,騶虞。」 虞說文解字注騶虞也。 段注:騶虞《山海經》《墨子》作騶吾。《漢?東方朔傳》作騶牙。皆同音假借字也。 * 黑文。 段注:見《毛傳》。鄭志。張逸問。傳曰 * 黑文。荅曰:周史王會云:按今王會篇文不具。 尾長於身。 段注:見《山海經》。 仁獸也。食自死之肉。 段注:《毛傳》曰:騶虞,義獸也。 * 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許云仁獸。不同者,毛用古《左氏》修母致子之說。許不從也。哀十四年《左傳》服虔注云:視明禮修而麟至。思睿信立 * 擾。言從義成則神龜在沼。??聦知止而名山出龍。貌菾禮仁則鳳皇來儀。此以昭九年傳云水官不修則龍不至故也。毛云麟,信而應禮。又云騶虞,義而應信。又云鳳皇,靈鳥仁瑞也。正用古說。許不从古說。故麟,騶虞皆謂之仁獸。鳳謂之神鳥。騶虞之仁何也。以其不食生物。食自死之肉也。 从虍。吳聲。 段注:五俱切。【按】此字假借多而本義隱矣。凡云樂也安也者,娛之假借也。凡云規度也者,以爲度之假借也。 詩曰:于嗟乎騶虞。 段注:《召南》文。《五經異義》:今詩韓魯說。騶虞,天子掌鳥獸官。《古詩》毛說。騶虞,義獸。 * 異文。食自死之肉。不食生物。人君有至信之德則應之。《周南》終麟止。《召南》終騶虞。俱稱嗟歎之。皆獸名。謹按古《山海經》,鄒書云騶虞獸。說與《毛詩》同。【按】許說詩从毛。作《說文》則於从毛之中,不从其義獸應信之說也。鄒書葢謂鄒子書。 虞说文系传騶虞也。 * 黒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呉聲。《詩》曰:「於嗟乎!騶虞。」 鍇注:臣鍇按:《六韜》《慱物志》:林氏國珍獸也。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