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拼音:lún guān ,部首:糸(糹),

卷号:十三上,反切:古還切

綸說文解字

綸說文解字小篆

糾青絲綬也。从糸侖聲。

綸說文解字注

綸說文解字注小篆

糾靑絲綬也。

段注:各本無糾字。今依《西都賦》李注,《急就篇》顏注補。糾,三合繩也。糾靑絲成綬,是爲。郭璞賦云:靑競糾。正用此語。《緇衣》注曰:,今有秩,嗇夫所佩也。《釋艸》:。郭曰:今有秩,嗇夫所帶糾靑絲。《法言》:五?之。李軌云:,糾靑絲綬也。今本《法言》改糾爲如。不可通矣。攷《輿服志》。乘輿黃赤綬。諸侯王赤綬。諸國貴人相國皆綠綟綬。公侯將軍紫綬。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靑綬。千石,六百石黑綬。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黃綬。百石靑紺。一采宛轉繆織。長丈二尺。【按】繆卽糾字。自黃綬以上,綬之廣皆尺六寸。皆計其首。首多者系細。首少者系粗。皆必經緯織成。至百石而不計其首。合靑絲繩辮織之。有經無緯。謂之宛轉繩。若今人用絲繩如箸粗爲帶者也。《緇衣》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王言如。其出如綍。《小雅》曰:之子于釣。言之繩。《召南》曰:其釣維何。維絲伊緍。傳云:緍,也。之繩猶言糾之繩矣。後人用以代經論字。遂使其義不傳。

从糸。侖聲。

段注:古還切。古音在十三部。

綸说文系传

綸说文系传小篆

青絲綬也。從糸侖聲。

随便看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6 4: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