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瀙 |
释义 | 瀙拼音:qìn ,部首:水, 卷号:十一上,反切:七吝切 瀙說文解字瀙![]() 水。出南陽舞陽中陽山,入潁。从水親聲。 瀙說文解字注瀙水。出南陽舞陰中陽山。入潁。 段注:舞陰二徐皆作舞陽。今正。《前志》舞陰下曰:中陰山,瀙水所出。東至蔡入汝。《水經》曰:瀙水,出潕陰縣東上畍山。東過吳房縣南。又東過灈陽縣南。又東過上蔡縣南。東入於汝。酈云:《山海經》謂之視水。郭注。視當爲瀙。出葴山。許愼云:出中陽山。皆山之殊目也。【按】志云中陰。許云中陽。乖異。雖酈注引作陽。然中陰二字正葴之反語。與《中山經》云出葴山者合。疑作陰是也。《方輿紀要》曰:瀙水自唐縣東北流。達舞陽縣南。又東南經泌陽縣東北。又東經泌陽之象河關。入汝寧府遂平縣境。未知今水道然否也。齊氏《召南》曰:汝水舊從舞陽縣北而南入西平畍。自元末於渦河堨??其流。使東歸潁。於是西平雲莊,諸石二山之水。明時亦塞。今水道與古全異。卽名稱亦隨時不同。所謂灈瀙澺汶溱滇亦難確鑿指證。但據時俗所見敘次源流耳。玉裁案。顧氏祖禹所臚舉尙或據舊志爲說。不如齊氏據現在者言也。 从水。親聲。 段注:七吝切。十二部。 瀙说文系传水,出南陽舞陽中陽山,入潁。從水親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出舞隂中隂山,東至蔡入汝。」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