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拼音:dǐ de ,部首:广,

卷号:九下,反切:都禮切

底說文解字

底說文解字小篆

止居也。一曰下也。从广氐聲。

底說文解字注

底說文解字注小篆

山凥也。

段注:凥各本譌作居。今正。山當作止。字之誤也。字从广,故曰止凥。《玉篇》曰:,止也,下也。《廣韵》曰:,下也,止也。皆本《說文》。《釋詁》曰:,止也。又曰:,止,徯,待也。《晉語》:戾久將。注曰:,止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服注。,止也。杜注。,滯也。《楚語》:夫民氣縱則則滯。注曰:,箸也。【按】訓止,與《厂部》厎訓柔石,引伸之訓致也,至也迥別。俗書多亂之。《小雅》:伊于胡厎。箋云:厎,至也。俗本多作胡

一曰下也。

段注:下爲。上爲葢。今俗語如是。與前一義相足。《高唐賦》曰:不見其。虛聞松聲。《列子》:無之谷。名曰歸墟。

从广。氐聲。

段注:都禮切。十五部。【按】《釋詁》。替戾厎尼定曷遏止也。《釋文》及唐石經不誤。郭注。厎義見詩傳。謂靡所厎止。伊于胡厎。傳曰:厎,至也。郭又引《國語》。戾久將。此爲字作注也。《釋文》音丁禮反。厎音之視反。今薺旨二韵區別亦如是。

底说文系传

底说文系传小篆

山居。一曰下也。從广氐聲。

随便看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1 9: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