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苞 |
释义 | 苞拼音:bāo ,部首:艸, 卷号:一下,反切:布交切 苞說文解字苞![]() 艸也。南陽以爲麤履。从艸包聲。 苞說文解字注艸也。 段注:《曲禮》苞屨不入公門注。苞,藨也。齊衰藨??之菲也。《子虛賦》:葴析苞荔。張揖曰:苞,藨也。玉裁按。當是藨是正字。苞是叚借。故《喪服》作藨??之菲。《曲禮》作苞屨。《南都賦》說艸有藨。卽《子虛》之苞也。《斯干》《生民》傳曰:苞,本也。此苞字之本義。凡詩云苞櫟苞棣,書云艸木蔪苞者皆此字。叚借爲包裹。凡詩言白茅苞之,書言厥苞橘柚,禮言苞苴,易言苞蒙苞荒苞承苞羞苞桑苞瓜,《春秋傳》言苞茅不入皆用此字。近時《經典》凡訓包裹者皆徑改爲包字。郭忠恕之說誤之也。許君立文當云苞本也,從艸,包聲。若不謂爲叚借。則當云苞,藨也。下文卽云藨,??屬。使讀者知《曲禮》之苞卽《喪服》之藨。葢艸木旣難多識。文字古今屢變。雖曰至精。豈能無誤。善學古者不泥於古可也。 南陽?爲????。 段注:??各本不從艸。誤。??,艸??也。見後。 从艸。包聲。 段注:布交切。古音在三部。【按】《曲禮?音義》曰:苞白表反。爲欲讀同藨耳。 苞说文系传艸也,南陽以爲麤履。從艸包聲。 鍇注:臣鍇按:此草名。《尚書》:「包匭菁茅。」又「草木漸包。」又《詩》:「方如竹包矣。」皆當作包,不從艸也。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