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琅 |
释义 | 琅拼音:láng ,部首:玉, 卷号:一上,反切:魯當切 琅异体字??琅說文解字??![]() 琅玕,似珠者。从玉良聲。 琅說文解字注琅玕, 段注:逗。 似珠者。 段注:《尙書》:璆琳琅玕。鄭注曰:琅玕,珠也。王充《論衡》曰:璆琳琅玕。土地所生。眞玉珠也。魚蚌之珠,與《禹貢》琅玕皆眞珠也。《本艸經》:靑琅玕。陶貞白謂卽《蜀都賦》之靑珠。而某氏注《尙書》,郭注《爾雅?山海經》皆曰:琅玕,石似珠。玉裁按。出於蚌者爲珠。則出於地中者爲似珠。似珠亦非人爲之。故鄭,王謂之眞珠也。 从王。良聲。 段注:魯當切。十部。 琅说文系传琅玕,似珠者。從玉良聲。 鍇注:臣鍇按:《符瑞圖》:「百珍寳用則琅玕景。」注曰:「玉而有光景也。」《山海經》:「崑崙有文玉琅玕樹。」《本草》注曰:「流離之類也,有五色火劑也,以青者入藥。」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