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拼音:jǐ ,部首:戈,

卷号:十二下,反切:紀逆切

戟异体字

??

戟說文解字

??

戟說文解字小篆

有枝兵也。从戈、倝。《周禮》:「??,長丈六尺。」讀若棘。

戟說文解字注

戟說文解字注小篆

有枝兵也。

段注:兵者,械也。枝者,木別生條也。爲有枝之兵。則非若戈之平頭。而亦非直刃似木枝之衺出也。戈刃之倨句平而稍侈,故曰外博。則大侈倨句一矩有半,故可刺可句。《攷工記》冶氏。廣寸有半寸。內三之。胡四之。援五之。倨句中矩。與刺重三鋝。鄭曰:,今三鋒也。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援長七寸半。三鋒者胡直中矩言正方也。鄭司農云:刺謂援也。玄謂刺者,箸柲直前如鐏者也。胡横貫之。胡中矩,則援之外句磬折與。《通藝錄》曰:內三之,謂柄横出柲外者四寸有半也。胡四之,謂上連刃直而下垂者長六寸也。援五之,謂衺上之刃長七寸半也。刺者,謂横出之內有鋒也。倨句中矩者,謂刺横胡直正方之形也。不言援之倨句言刺之倨句者,爲句兵。中矩者主於句也。據二儀寶錄雙枝爲,獨枝爲戈以爲證。說與鄭注大乖異。然恐程說近是。《方言》匽,《廣雅》作偃。偃者,仰也。據衺上之刃名之也。《周禮》棘門。《明堂位》越棘大弓。《左傳》子都拔棘以逐之。棘皆訓。棘者,刺也。有刺,故名之曰棘。衺者爲援,則横者爲棘,爲刺也。張揖注《子虛賦》曰:雄,胡中有??者。??同歫。葢於直垂之胡之中爲横出者,是曰??。??亦有鋒。故《方言》三刃枝。郭注云:今胡(胡字今增)中有小孑刺者。所謂雄也。然則合援與刺與??是爲三刃枝。鄭所謂三鋒者又不如是。古制茫昧難知。但曰援者??非直刃。凡《左傳》言公其手。詩《毛傳》言拮据,挶也。許書言挶,持也。据,挶也。史言須??如。皆取衺出。不取直上。是則信而有徵耳。《方言》曰:無刃,吳楊之閒謂之戈。然則者,戈之有刃者也。亦非直刃。謂之有刃者何。其刃幾於直也。《少儀》曰:戈有刃者櫝。戈之分別有刃無刃古矣。《左傳》:狂狡輅鄭人。鄭人入於井。倒而岀之。獲狂狡。此用援刺鄭人不中。鄭人攀柲刺而上也。或以鉤欒樂??肘而死。則援與刺皆兼鉤刺之用矣。靈輒倒以禦公徒而免趙盾。此主於用援也。許云有枝兵者,援刺皆得云枝。

从戈。榦省。

段注:省作聲者,誤。今依徐鉉正。从榦猶从弋。謂柲長丈有六尺也。从戈者,其器戈之屬也。紀逆切。【按】大徐有讀若棘三字。非也。《釋名》:,格也。傍有枝格也。古音《秦風》與澤作爲韵。古音在五部。讀如腳。

《周禮》:??長丈六尺。

段注:《攷工記》曰:車??常。

戟说文系传

戟说文系传小篆

有枝兵也。從戈倝聲。《周禮》:「長丈六赤。」

随便看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6 8: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