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禿 |
释义 | 禿拼音:tū ,部首:禿(秃), 卷号:八下,反切:他谷切 禿异体字秃??禿說文解字禿無髮也。从儿,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凡禿之屬皆从禿。王育說:蒼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以制字。未知其審。 禿說文解字注無髮也。 段注:《喪服四制》曰:禿者不髽。《明堂位》注曰:齊人謂無髮爲禿楬。《周禮》醫師注曰:庀,頭痬。亦謂禿也。引伸之,凡不銳者曰禿。《釋名》曰:沐,禿皆無上皃之稱。沐者,《管子》云沐涂樹之枝。謂刊落之也。 从儿。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 段注:按粟當作秀。以避諱改之也。??下云:禾成秀也。然則秀??爲轉注。象禾秀之形者,謂禾秀之穎屈曲下??。莖屈處圓轉光潤如折釵股。禿者全無髮,首光潤似之。故曰象禾秀之形。秀與禿古音皆在三部。故云禿取秀之聲爲聲也。許書兩言取其聲。世下曰:从卅而曳長之,亦取其聲。謂取曳聲也。此云象禾秀之形,取其聲。謂取秀聲也。皆會意兼形聲也。其實秀與禿古無二字。殆小篆始分之。今人禿頂亦曰秀頂。是古遺語。凡物老而椎鈍皆曰秀。如鐵生衣曰銹。他谷切。 凡禿之屬皆从禿。王育說。 段注:謂以上爲王育說也。 《倉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制字。未知其審。 段注:因一時之偶見。遂定千古之書契。禿人不必皆伏禾中。此說殆未然矣。《廣韵》禿下曰:《說文》云:無髪也。从儿。上象禾粟之形。《文字音義》云:《倉頡》出見禿人伏於禾中。因以制字。《廣韵》不以《倉頡》云云爲《說文》語。則知古本無《倉頡》以下十七字。而王育說三字爲結上之辭。全書例固如此。《文字音義》者,《唐書?藝文志》有玄宗開元《文字音義》三十卷是也。 禿说文系传無髮也。從儿,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凡禿之屬,皆從禿。王育說,蒼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以制字,未知其審。 鍇注:臣鍇曰:「言禿人髪不纎長,若禾稼也。」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