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諡 |
释义 | 諡拼音:shì ,部首:言, 卷号:三上,反切:神至切 諡說文解字諡行之迹也。从言、兮、皿。闕。 諡說文解字注行之迹也。 段注:《周書?謚法》解,《檀弓?樂記?表記》注皆云:謚者,行之迹也。謚迹曡韵。 从言。益聲。 段注:按各本作從言兮皿闕。此後人妄改也。攷玄應書引《說文》。謚,行之迹也。從言益聲。《五經文字》曰:謚,《說文》也。謚,《字林》也。《字林》以謚爲??聲。音呼益反。《廣韵》曰:諡《說文》作謚,《六書故》曰:唐本《說文》無諡。但有謚。行之迹也。據此四者。《說文》從言益無疑矣。自呂忱改爲謚。唐宋之閒又或改爲諡。遂有改《說文》而依《字林》羼入謚笑皃於部末者。然唐《開成石經》,宋一代書版皆作謚不作諡。知徐鉉之書不能易天下是非之公也。近宗《說文》者。不能攷知《說文》之舊。如汲古閣刊《經典》依宋作謚矣。而覆改爲諡。可歎也。今正諡爲謚。而刪部末之謚??皃。學者可以撥雲霧而覩青天矣。神至切。古音在十六部。 諡说文系传行之跡也。從言、兮,皿聲。 鍇注:臣鍇曰:「以行易其名也。臣以為皿非聲,兮聲也。疑脫誤。」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